答案:讲述了因剧场管理员场地安排上的差错,《暗恋》剧组和《桃花源》剧组在同一场地争着排戏互相干扰、彼此打断的故事。
《暗恋》是一出现代悲剧,男主人公江滨柳和女主人公云之凡,因战乱而相遇复又离散,共同逃到台湾而互不知情,多年后两人再相见时已男婚女嫁,物是人非
《桃花源》是一出古装喜剧,武陵人老陶不育,妻子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,老陶被逼离家出走,遂入桃花林,碰见长相酷似春花、袁老板的一对夫妻,三人共渡一段单纯的时光,老陶无法忘却春花,回到武陵,缺乏发现春花和袁老板陷入柴米油盐的纠葛
《暗恋桃花源》艺术特色
(一)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
“戏中戏”的整体结构使这部戏不但有“戏外冲突”还有“戏内冲突”
戏外冲突:因《暗恋》剧组和《桃花源》剧组争夺场地而产生
戏内冲突:一方面存在于剧中人之间,如《暗恋》中江滨柳和江太太之间的冲突;《桃花源》中老陶、春花、袁老板之间的冲突。另一方面戏内还存在着剧中人和剧外人的冲突,例如《暗恋》演员和导演的冲突;《桃花源》演员和道具的冲突。
例如在《暗恋》中,江滨柳劝说江太太回家,心存一线希望可以单独会见失散多年的恋人云之凡。而《桃花源》剧组的老陶在远离纷争的桃花源却依然想回到武陵寻找春花,白袍男子劝说他不要回去自寻烦恼。两部戏一古一今,一悲一喜的戏因互相干扰而奇异的搭在了一起。江太太接了老陶的台词往下说,桃花源中的白袍男子和台北医院的江滨柳较上了劲,把戏剧推向高潮,乱中乱出了秩序
(二)新颖的戏剧结构
整体采用“开放式”结构,,按剧情发展顺序先后展示剧情,而戏中的“戏”——《暗恋》《桃花源》则采用了“闭锁式”结构。一方面二者结合避免剧情单调,另一方面产生“间离效果”,让观众不时从剧情中脱离,一出戏进入另一出戏,一种情感进入另一种情感,好处就是情感悲喜情感发展到极致时,用相反情感去克制,从而悲喜融合
(三)富有表现力的戏剧语言
在《桃花源》的一段对话中,春花与袁老板决意把老陶赶走,三人经过了一番百转千回的对话以后,决定把话挑明,但对于春花和袁老板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,不便直说;而对于老陶来说,经济和生理上的弱势以及性格的软弱更是让他难以启齿,最后用代词“那个、什么、这个”来替代,含蓄表达反而言说出了更多的内容,人物性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刻画
(四)主题的开放性
《暗恋桃花源》可以说是一部老套而经典的爱情主题:《暗恋》是“爱而不得”的悲伤,《桃花源》是“得而不久”的无奈。
也可以理解为是“寻找”得主题:寻找场地、寻找恋人、寻找过去、寻找理想家园
还可以理解为“干扰”主题:导演干扰、演员干扰
或者是“忘却”主题:桃花源里的人被遗忘、江滨柳对过去的执着不放
梭伦说:“神往往不过是叫许多人看到幸福的一个影子,随后便把他们推上了毁灭的道路。”赖声川在《暗恋桃花源》中只是以一个略显轻松的方式说出了这个生活的悲剧性事实。在对爱和幸福的追求中,在时间的裹挟中,在孤独的铜墙铁壁中,是选择在这个事实中活下去,还是选择背对事实成为一个活着的死物?这是故事过后,摆在我们面前的亘古不变的十字路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