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案:
(1)改革开放以来,为促进经济发展、改变落后的城市面貌,国家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同特点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,在不同时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,对不同区域间的城镇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。总的来说,有着向“沿海倾斜”的侧重,因此东部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(3分)。
(2)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互促进,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步伐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,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不断降低,而从事非农产业的二、三产业的人数比例不断上升。与此同时,产业结构的演进又要求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集中,这一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就是城镇化的逐渐形成。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强于中西部地区,因此对城镇化的影响更强(3分)。
(3)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。首先,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城镇化发展,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才能真正进入成熟的现代城镇化社会。其次,工业化以增加收入的方式提升了城镇化水平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,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张,从而为社会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工业产品,同时也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,从而不断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大量非农业人口的生活需求。而东部地区的工业化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,因此会有地区间的城镇化差异(4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