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曼斯的理论评价
霍曼斯的理论评价
霍曼斯的理论评价
(一)积极意义
把人的需要、动机、理性提到重要的分析位置,克服了功能主义忽视人的因素这一重要不足。
(二)不足之处
1.心理还原主义
霍曼斯认为任何人类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心理基础,对社会行为的所有解释归根到底都是心理学的解释,因而,他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建立在交换行为的心理规律的基础上的。他断言一切复杂的社会现象都可返回到人类的心理
中获得解释。
2.将人与动物的行为反应方式等同
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基石是斯金纳的行为心理学,没有认识到人不同于动物的性质,将人的行为反应方式完全看成是一种动物式的“刺激一反应” 方式。然而,动物的行为完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,而人的行为是通过意识来调节和控制对外部刺激的反应,人的需要在本质上是由社会决定的。
3.把人的行为都看作是一种理性行为
霍曼斯将经济学中“经济人”假设引入社会学理论,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最大报酬,并将这种行为称做是精于计算的理性行为。但是,在现实生活中,人的很多行为并不是理性的,而是由一些非理性的偏好
和习惯所决定的。
4.过于强调社会交换的公平原则
霍曼斯把世界看做是一个趋于平等交换的系统,强调社会交换的公平原则和维持该原则的必要性。他没有认识到,不公平交换也是社会交换的一种形式,不公平交换恰恰是社会分化、权力产生的原因。
5、同义反复的错误。霍曼斯的一些基本概念是相互定义的,导致有些理论命题存在同义反复的逻辑错误。
总之,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基于个人层次上的,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为,对于初级群体中的某些为,它可以作出一定的解释,但是,对于宏观社会中的种种重大问题,如社会制度的产生、变迁等,就缺乏解释力。社会是由人构成的,但是社会一旦构成,就有了它自身的特性,这些特性是不能简单还原到个人的,霍曼斯试图用个体运动的心理学命题去解释社会组织、社会制度、社会结构,是注定要失败的。